活動報導

【棒球與設計】工作坊

大概沒有人想過,在1906年春天,台灣總督府中學校(今台北建國中學)野球隊與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台北市立大學,前身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野球隊的比賽中,主審那聲「Play Ball!」是讓百年後的臺灣人緊緊相連的源頭。至此之後,台灣社會與棒球就如同命運共同體般面對光復初期的社會低潮,到爭取國際能見度的高峰,再到世界動態版圖變遷的巨變等,跌跌撞撞直到今日,對比從日本轉移過來的台灣棒球技術與知識,從站上國際舞台的三級棒球,到黑歷史重重的職業棒球等,棒球儼然是台灣社會各年代的縮影,每天的職業棒球,每次的國際比賽,不僅牽動著臺灣人的神經,更撼動著臺灣人心中對於過去的榮光及未來的期盼。

\n\n

「棒球與設計」工作坊目的致力於釐清「看的見」與「看不見」棒球產業,以棒球比賽為例,場上舉凡從球場周遭的動線、旗幟、加油歌/方式、以及周邊商品等硬體設備是為球迷目光之所見。不可見之軟體設計諸如行銷策略制訂、球迷進場原因分析,甚至是型塑球團及球員話題性,是為過往所不常探究的產業策略生產過程。

\n\n

本次「棒球與設計」工作坊以臺灣大學棒球隊為設計主體,最終目標是讓臺灣大學棒球隊被更多人看見和瞭解。為此,工作坊將利用前述的預想前提,讓同學與臺大棒球隊接觸,透過實際體驗棒球、訪談棒球隊選手和教練等,理解其運作狀況;並分析臺灣大學棒球隊的優缺點,思考有趣的設計議題;並透過設計實作參與棒球產業,或比賽的前端設計生產與後端比賽呈現。

\n\n

工作坊開跑囉!11/26-11/27-12/3

\n\n

\n\n

風雲變色無法澆熄對棒球的愛!
\n用一個早上的設計思考開啟棒球與設計的大門,經過一個早上的腦內熱身,下午就該來場『打真的』。和台大棒球隊合作,大家難掩臉上興奮的笑容,似乎用球棒揮開了空中的烏雲,風雨無懼!!
\n
\n回到課堂內,從視覺傳達看棒球
\n
\n工作坊有請Pinkoi 設計師 朱育磊帶我們來看棒球隊的視覺設計,近20年來球隊LOGO的演進,球衣的設計等。結束了前面熱身和汲取新知的課程,大家腦力激盪的時間開始了~經過這兩天的觀察,不曉得同學會發現什麼問題,提出什麼創新的設計呢?

\n\n

工作坊成果發表

\n\n

\n\n

經過上週兩天實地參與和設計思考訓練,大家從不同角度切入,為棒球提出了許多創新的想法。
\n從觀眾角度出發,將焦點放在如何吸引兒童、讓家長更放心看球,而發想了『兒童棒球俱樂部』,為棒球場特製兒童參與的場域,加入樂樂棒球、兒童牛奶酒吧等,讓兒童喜歡到棒球場。將焦點放在擴大觀賞群眾的組別,則異想天開地結合了塔羅牌,占卜的元素,讓許多人突破無法理解棒球規則與戰略,更輕鬆地將棒球納進自己的生活中。

\n\n

而以棒球隊為主角,加強球隊的渲染力,「紅土上的說書人」點出台大棒球隊品牌行銷的問題。從顏色、LOGO識別、活動、互動平台等的再設計,並加入台大的特色,加強理性沈穩的特點,改善棒球比賽的參與形式。

\n\n

不僅是觀賞,而是更能夠實際參與棒球——那就從教育開始。提出「棒球大富翁」的組別發現,棒球是一種「需要」,但它並不容易靠近,它需要被教學。從小時候開始,就玩出對棒球的熱情。並突破城市高樓林立的限制,輔用教具彈珠台、大富翁實體的遊戲,用小遊戲體驗棒球樂趣。

\n\n

而最後一組,從好奇「台灣棒球的根在哪裡?」為出發點,深入探討棒球小球員的養成教育。為了改善小小棒球員的素養,提出「翻轉棒球人生的體驗營」構想。不只和棒球相關的訓練,更從多元的生活面向,結合身教來校正大家打棒球的心態。

\n\n

今天來到這裡報告的大家,可能和專業棒球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本著對棒球的熱情,活用自己現在的知識背景,提出的創新思維也得到了許多評審老師的寶貴建議,讓這個下午的熱絡非常。

\n

Tel : +886 2 3366 1869
Address : 100047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卓越研究大樓409室
Room 409, Building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No.18, Siyuan St,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047,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