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設計」從最初的課程說明會到現在,已經走過一學期了。今天的期末報告發表要來看看同學們一學期以來的成果。除了大家都相當熟悉的智齡設計教師群之外,還邀請了各廠商代表一同參與。智齡聯盟淡江電機系劉寅春副教授、台大智活中心郭惠姍,以及未來成果展的合作單位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高發會)活動企劃吳庭萱、政策研究組長陳玉揚、偉嘉數位媒體莊嘉元董事長也特別到場給予同學回饋。
\n
\n 報告結束以後,廠商、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仍然十分熱絡,真的是非常融洽的一場產學交流。高發會在聽完同學們的專案發想後,也分享了今年三月即將在科教館登場的「親愛的,我老了」熟齡展覽。
\n
\n 上學期即將結束,台大土木系康仕仲老師與同學討論課程安排,宣布下學期的初步規劃。大同工設系王明旭老師也期許同學今天結束之後,可以利用寒假的時間把各團隊的專案琢磨的更閃亮。
\n\n
\n\n
奧圖碼團隊—手指說書人與Wakey
\n\n
\n\n
課程在進行了幾週概念原型的製作後,第一組在上週經過一番討論,決定暫時放下原先的解決方案,回歸問題核心,重新出發知名投影機廠商奧圖碼提出希望產品能與小孩結合,可以讓孩子與家人一同互動的條件與限制,兩組團隊在收到任務之後,逐步發展出各自的產品概念—手指說書人與Wakey。
\n
\n 第一組手指說書人的故事要從一個普通家庭的日常情境說起,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卻因為不知如何與代間互動,雖然相聚在一起卻都在做各自的事。小孩四到六歲是黃金發展期,需要重複、結構有意義的話,需要有人帶領陪伴。六十到七十歲的長輩身體狀況大致健康,需要有人聽他說話給予陪伴,互動也能延緩退化。這兩個族群有共同的需求,如果能創造一個契機讓長輩與孩子互動那應該會很有幫助,在訪談長輩的過程中,同學發現雖然邀請長輩一起與孩子互動,但是長輩會擔心不知道怎麼與彼此互動,覺得孩子太無理頭了,而且也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喜歡些什麼。
\n
\n
\n 因此他們的產品希望是能讓長輩與孩子能一起輕鬆的玩,因此他們想到了以故事作為切入點,決定站在繪本巨人的肩膀上,讓故事更加有趣。概念原型示範的故事是以台灣的民間故事為主,經過使用者測試,長輩回饋「流傳很廣的台灣傳說故事貼近人心」,而小孩也表示喜歡一起玩,真心喜歡一起玩的表現讓小組同學很有成就感。未來他們在思考可以不侷限於手指的活動,讓活動範圍更擴大。
\n\n
第二組則在使用者調查中探索家長平時在家裏是如何與孩子互動,歸納的結果發現當家長生活繁忙、情緒緊繃的時候,生活瑣碎的大小事都容易讓親子關係緊張。他們笑稱是從探討「父母心中的黑暗面」出發,發展出「Wakey Wakey— 一指解決家長困擾的好夥伴」。
\n
\n 完整的設計從產品客製化的外型規格、可以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決定生活流程的系統平台,到能夠讓父母事先預錄語音、提醒小孩的互動設計皆有包含,並以影像呈現產品改變家庭生活的美好願景。
\n
\n 臺大資工系許永真老師勉勵同學現在設計的概念已經到位,現在只差工程,現在可以更積極的去補足這個部分,嘗試把產品真的具現化。
\n\n
\n\n
全聯團隊—智慧購物車V.S解決長輩購物的需求
\n\n
前面兩組都與小孩有關,現在團隊關懷的年齡層要急劇的上升,一起來關心高齡長輩在購物中所碰到的問題!
\n 全聯福利中心近年來對於高齡購物議題的關懷很深切,對此也給同學很大的發揮空間。兩組同學皆從定義問題、概念發展的歷程開始切入。第三組同學一開始把問題定義在如何加快結帳的速度,發現雖然有信用卡,悠遊卡等方便結帳的方式,但是長輩大部分還是會選擇用現金結帳。這也開始讓同學思考,外出長輩的購物模式到底是什麼?又有哪些購物的問題呢?
\n
\n 幾經思考後同學發想出智慧購物車,並以模擬平板與購物車結合,讓顧客在購物時思考這樣的產品是不是貼近需求的。測試過程中,同學發現問題確實是存在的,也藉此反思還有什麼能更好的。雖然長者一般而言會被認為與科技脫節,但在測試的時候發現結合平板的購物車長輩是可以接受的。同學後續也思考與全聯福利卡結合的可能性。
\n
\n 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劉鴻徵分享在賣場中現在碰到最大的困擾是,店員在結帳時發現離優惠金額還差三十元,然後客戶就回去拿很久,店員不知道要怎麼辦。所以有一個可以讓顧客預先知道總額多少的裝置是很有意思的。劉協理回饋,去日本超商時有看過自助結帳櫃台,一個結帳員可以結六個客人。如果有自助結帳的功能,可能也是有趣的方向提供同學參考。
\n\n
第五組從一開始定義出高齡購物的十個問題,從語言溝通障礙、行動問題到尋找產品皆有。接下來逐步限縮發想了三個概念原型,其中也有與前一組很相像的智慧推車,希望結合擴增實境的技術,讓顧客能快速知道產品位子、特價資訊等。但過程中他們不斷反思擴增實境的技術適合長輩嗎?平板操作方便嗎?這真的是適合長輩的解決方法嗎?
\n
\n 想要購買東西、到實際購物,帶著商品回家這一串流程中,到底長者需要的是什麼?還有什麼問題?發現長者購物前三名是奶粉/麥片、成人紙尿布、和零食,這幾樣東西的特點不是體積大就是重量重,在搬運回家的過程中,會不會有問題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前去訪談長者,長者回饋「覺得買完東西後把東西帶回家的過程沒有問題,因為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限制在那裡」,這句話乍看之下沒有問題,可以同學仔細想,這句話不就是在說「我知道我身體的限制,因此也限制了我的購物行為」嗎?那如果能夠突破這些限制,是不是能夠創造新的購物趨勢呢?因此又延伸出社區販賣機與驚喜菜籃車的發想,後續兩個方案可能會二擇一或者是兩者並行。
\n
\n 劉協理也一樣熱情分享全聯現有的方案,台大土木系康老師建議同學,可以把全聯既有的解決方案拿來再做研究進而整合。不見得廠商已經在進行的方案, 學生就沒有發揮空間。
\n\n
\n
第六組同學從第一次仁康,發現原來護理之家平常一片死寂,從這樣的問題中發想出後續解決方案—園藝背景及計畫。初期目標希望透過仁康的室內外空間,增加長輩的刺激。如同普遍的認知,高齡者如果沒有適當的生活刺激,退化的速度非常快。 \n |
\n\n
第四組同學也同樣著眼在「長輩不快樂」的議題上,他們的設計願景是希望能讓護理之家成為真的像家一樣的地方,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小組決定要以遊戲切入。「遊戲」是不分世代,大家都曾有過的經驗,希望能達到對長輩有吸引力、好玩,能復健、互動的功能。
\n
\n 透過五個遊戲概念原型的設計及測試,他們歸納出希望遊戲要夠簡單明了,輪椅族也可以玩等要求。一開始在發想時,同學其實有想過輪椅族會碰到問題,但是沒有實際測試真的不知道影響這麼大。另外,測試的過程中,他們也發現除了在玩的長輩之外,旁邊的人也很重要。「玩的人很認真,看的人很開心」也是他們想要達成的目標。未來規劃要先借輪椅讓團隊熟悉、未來要更確定遊戲的功能。重點是要牢記「他們不是不能動不能玩,而是不知道怎麼動怎麼玩」的原則,設計出真的能讓長輩開心的遊戲產品。
\n
\n 康小姐表示很驚訝同學發現了這麼多問題,因為之前同學比較沒有接觸到復健科,關於同學提出的需求和目前的想法,跟復健科有很大的關係,也許之後可以再安排。另外要讚賞同學表示要摸熟輪椅這件事情,很多人都只是看著長輩用輪椅,但是完全不了解。如果有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歡迎同學提出來。
\n臺大職治系毛慧芬老師聽完同學的報告後,立刻允諾可以馬上借同學一台輪椅。他也指出目前遊戲缺乏與長者的經驗連結。從同學的報告中發現,有的時候產品很小是問題,產品大也是問題,下學期會討論加入溝通設計的部分,讓同學更有把握。
\n\n
「親愛的,我老了」展覽分享與下學期課程說明
\n\n
\n\n
高齡化是台灣持續在討論的議題,高發會活動企劃林小姐聽完同學的報告後,以產業的趨勢與同學分享今年三月即將在科教館舉辦的「親愛的,我老了」熟齡特展。長照的問題其實很難解,因為一旦進入需要長照的階段,勢必就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照護資源。所以近年來一直在提倡的「活躍老化」就是要延緩進入需要長照的時間。
\n
\n 這個展覽特別的地方在於這不只是說教式的展覽,而是真的能夠與長者互動,展覽將有42位七十歲左右的導覽員,跟大家一起想像老年後的生活。
\n
\n 高發會在學期初時就有與康老師聯繫,對同學發展出來的方案也非常關注,如果同學有相關的需求也很樂意協助,林小姐表示如果同學對於長輩有訪談的需求,想要找產品的測試者,也都很歡迎透過協會與展覽的高齡導覽員聯繫。
\n
\n 土木系康老師說明下學期大致的進度後,大同工設系王明旭老師舉第一屆史丹福銀髮設計得主姚彥慈為例,為了設計出符合需求的產品在護理之家蹲點半年。如何決定問題、設計出合適的產品本來就是一條漫長的路。「智齡設計」因為跨校跨領域,據老師所知有很多組別學期中都用晚上的時間加班,現在上學期即將結束,寒假是讓團隊前進很好的時間,不管是重新回頭看看使用者,重新檢視問題都鼓勵同學讓好的想法更好,讓好的方向更明確。
\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