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trashed-2
社會設計導論
核心能力
課程介紹
如果說,所謂「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指的是「一種設計實踐,其主要動機是促進社會內部積極的社會變革」,那2015年的「台北設計城市展」是社會設計這概念進入台灣社會民眾視野的關鍵時刻。自此以降,以社會設計為名的行動、倡議、策展遍地開花,不一而足,但這些活動也揭示了一個重要理念從發想到落地,是一個漫長的社會溝通的過程。就概念上來說,社會溝通至少包含三個要素:首先是讓大家相互了解現在這個議題是如何演進產生的,接著是共同描繪未來的願景,最後是一起把現狀與未來給連起來,討論現狀可以透過什麼路徑來達到理想的未來。但實務工作上,這些理念即使立意良善,仍需要藉著「技術物件」(technical objects)發揮拉攏與位移的作用,以改變行動者的日常實踐,否則往往會落入失敗。
這門課程會在人、物、境的架構下,開展以下四個主題:
主題一,「穿過你的物件的我的手」。我們將以物件為起點,討論如何理解物件的社會意義?生產物件的組織又是如何運作?設計師近年為何又如何從物件背後現身?我們希望能在這階段讓同學在個人、物件、社會、環境之間能建立一個社會關係性的思考方式。
主題二,「休士頓,我們遇到問題!」。常見對設計的社會學式批判總是從消費與勞動入手,但其實設計領域的自我批判可一點都沒少過,我們將討論其中幾個關鍵的設計反思,包括:責任設計、參與設計、批判設計,並且搭配相關研究將設計方法與社會學研究連結在一起。
主題三,「讓事情發生」。雖然這門課不強調行動,但總是要知道行動前需要作哪些準備,所以我們將順著常見的社會設計方法,問題界定、技術創新、組織人群,討論內在的政治張力、行動兩難,甚至「人本設計」的盲點。
主題四,「社計就是再設計」。從主題三開始的最後一個月是我們的密集工作月。我們會讓同學以「淨零轉型」為議題,分組進行設計研究,重新設計淨零政策的社會溝通模式以開展研究反思(research through design),最後在創新設計學院期末D-Day進行成果發表。
課程目標
- 了解社會與設計的相互關係。
- 理解社會設計的內在兩難。
- 建立自主學習分析方式。
本學期議題介紹
112-2的主題為「淨零轉型」(Net Zero Transition)。淨零(Net Zero)、負碳排(Carbon Negative)、碳中和(Carbon Neutral),以及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這些氣候行動的目標要能落實成為改變產業行為、民眾習慣的政策,一方面仰賴「社會強健性知識」(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的建立,讓各領域專業人士參與社會溝通,賦予政策強健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也應採取「行動取向的制度主義」(actor-centered institutionalism),循序漸進設計出人民容易遵守的規定。但是,瞧,這前述這短短的150字多麼夾槓費解,讓人難以望文生義,更別說採取行動。
是以,這門課將「淨零轉型」視為一種社會溝通的社會設計過程。我們希望能打開設計的黑盒子,了解設計過程中相關行動者(包括設計師、研究者、使用者,甚至非人物種)的互動如何讓設計有了不同的樣貌?不同的行動者又如何反省溝通方式的不足之處?可能的行動策略又會是如何?
課程講者
王欣翮—藝術、策展與社會溝通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 自由工作者
在這個美術館並非民眾假日休閒首選,甚至展覽主題還是小眾中的小眾的臺灣美術史的現況下,如何透過找到作品、創作者故事與民眾的情感共通點,讓民眾願意踏入美術館?過去曾在MoNTUE北師美術館擔任行銷專員的欣翮帶來操刀「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與「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兩檔展覽社群與媒體行銷的社會溝通經驗。
鄭宇婷—Once Upon a Future 未來未來
荷蘭安荷芬互動設計博士 /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助理教授
相較於解決問題的設計,推測設計是一個透過設計未來物件提出問題的設計領域。現任職於臺灣科技大學的宇婷,用不同的推測設計案例,它可能是將棺材燃燒後的電池、可以視覺化夢境的機器、一個機車改造服務的提案,介紹在未來想像下設計物件的可能性。並透過Design Fiction的卡牌,從推測設計的視角打開同學對碳存摺的想像。
課程成果
碳大錢
不可以社設!—藍O岑、賴O原、王O安、王O峻
在消費逐步電子化的時代,錢包在未來很可能被淘汰。然而我們想挑戰對錢包使用的傳統想像:讓原先是工具導向的錢包,變身為反映你消費習慣的載體。在實體錢包和虛擬支付仍並存的現在,碳大錢作為實驗性、批判性的設計物,同時滿足實體與虛擬消費需求。在盡量不改變既有消費方式的前提下,我們著重在賦予錢包視覺刺激,讓生活中隱藏的碳排顯影,以柔性的設計喚起個人與碳實有緊密聯繫的意識。
個人到集體的永續行動:互動裝置原型展示
CCJM—楊O妮、林O詠、楊O綺、蕭O蓁
在淨零碳排政策下,地方政府不斷以碳存摺與大眾溝通「交通減碳」議題,但是這樣的溝通一直難以喚起大眾的減碳意識。因此,我們希望透過設計互動式裝置,將個人行動集體化,除了建立個人永續的成就感,也轉化成社會資本,並帶動民眾思考永續交通的未來想像。我們利用本來就有的交通卡,民眾搭乘交通工具時會產生綠色回饋,能夠透過「集體綠動」捐款給NPO。從個人搭乘大眾運輸的行為改變,能夠跟大家一起促成更大的提案,推動吸引青年族群對永續的關注,為世界轉換成有意義的行動。
Cari = carrefour + siri
早安—O立、蕭O翰、康O禾
將家庭主婦及有自煮需求者列為主要客群,連結他們的潛在需求(需要烹飪靈感及有趣的購物體驗),設計一款AI商品櫥窗,能與消費者互動,根據消費者需求及數據(如天氣資訊、健康新知)提供烹飪建議,並給予商品購買指南,讓店面不僅是提供商品的空間,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隱性需求。
省碳寶貝 Carbon go!
芯品榆松—邱O蓉、吳O松、謝O鍹、李O恩
減碳於你而言是無聊、繁雜、備感情緒勒索的口號嗎?Carbon Go希望可以延續Pokemon Go 探索世界、發現有趣內容、組織現實世界、創建共有羈絆的使命,將減碳遊戲化,進而融入日常消費,成為人們可以無痛執行且具有娛樂效果的習慣。
一起吃飽做環保——台大低碳飲食試辦計畫
嗨—賴O靖、洪O淵、葉O菁、黃O晴
本設計以台大學生作為主要使用者,透過飲食讓碳排概念深入學生生活,透過遊戲機制觸動學生情緒,讓遙遠且抽象的「碳排」概念變得「可見」且「有感」。執行上會統合台大學校的永續辦公室的制度制定、學生會永續執行組的人力、與台大合作社的經費支持,透過餐食空間的重新打造(菜單、商品/貨價碳排標示)與寓教於樂APP遊戲,結合遊戲獎勵與合作社商品減價作為誘因,希望提升學生進行低碳飲食的誘因。
修課心得
作為一個社會系學生,我們經常自嘲或反思的就是「提出了深刻的社會問題卻無力解決」。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我認為社會設計帶給我的最大收穫。
設計除了常和藝術被聯想在一起,在我心目中也和資本主義息息相關。前年我在 D-School 上了設計思考,當時我認為,這就是一套開發商業產品的方法。設計和資本主義的綁定,也一直延續到我之後的新創設計公司的實習經驗,我沒辦法從發現新市場,或甚至是創造新的物質慾望,藉以開發產品、讓產品大賣的這整個過程中得到成就感,我無法裝作看不到資本主義怎麼創造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而心安理得去利用這個遊戲規則。
但後來,我上了東升老師的都市社會學、進到打開台北實習,我開始看到(左右派?)光譜上的不同可能,如果對抗規則太困難,那有沒有什麼其他可以做的事,讓人們可以過得更好。而社會設計對我來說則是給了我比較明確的指引:如果設計的目的是讓這個社會更好,我們有哪些做法、需要考量些什麼?比起其他設計學科來說,確實像老師說的,社會設計不是方法,而是生活,我們透過社會科學的眼睛看到了問題所在,連結不同的物件與人群,試圖去創造一種新的生活可能。
(社會三 藍O岑)
如果分享「社會設計導論」這門課帶給我的最大收穫,就是發現:設計沒有離我這麼遠。設計不是設計師的事情,我也可以成為設計者。很喜歡書緯老師在最後一堂課提到的:「設計的本質是生活,有趣的生活才會有有趣的設計。」期待修完這堂課後,我能打開好奇心,戴上創意的眼鏡,在生活的各處將不同事物連結,做出發揮效應的設計,可能是發揮影響力,或是 sense making、problem solving。
另外一個就是,不再害怕淨零議題,開始看到它的重要,甚至產生了一點興趣。過去我認為「環保議題很重要,但是跟我沒有太大的關係」,簡單而言就是認同它的政治正確性,卻沒有付出行動與被牽連情緒。但是上完社會設計導論,親身與夥伴做出碳存摺提案後,發覺淨零其實沒有離我這麼遠。
(創新三 李O恩)
在做期末報告的期間,我感受到了要促使個人的永續行動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政府與企業其實都有誘因做永續行動,先不論有無成效,或是否是「漂綠」,至少目前都有機制制約這兩方,促使他們做出永續行動。然而,針對個人,似乎只能是情感召喚,但成效一直以來都不太好。思考如何和社會溝通之前,必須先思考為何現在難以做這類的社會溝通。永續對於個人來說,是高大也遙不可及的議題,過去其他如司法改革、性別等議題,都是針對政府倡議,希望自己所處的社會能有更好的制度,只要政府改革了制度,就能看見成效。但永續的成效又離個人更遠,它是為了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更加讓人難以感受到成效,我覺得這是永續社會溝通的一大痛點。因此,經過這學期的思考,社會溝通對我來說是首先需「召喚」某些情感,必須思考這個議題如何引起大眾認為與自身相關,才能成功達成社會溝通的目標,即改變某些個人行為或引起關注。
這堂課帶給我更多的是思維上的轉變,如何用設計來達成社會溝通,比起只有不斷的行銷議題,我覺得更省時省力。然而,挖掘社會溝通真正的痛點才是困難的部分,因此這堂課程只是開始,離開課堂後,有更龐大的社會觀察與溝通需要投入。
(政治三 楊O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