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敏

平板架好,打開專屬App,對準兩張遊戲卡牌,畫面上出現兩個遊戲角色開始對戰。再進到另一個實體空間,頭戴混合實境(MR)頭盔,宇宙一瞬間印入眼簾,用手指捏緊虛擬隕石,再將隕石投擲出去,隕石與真實環境產生物理互動;切入另一個視角,俯視古厝全景,觸碰古厝的地板,一個個天燈裊裊上升。可多人同時連線互動、即時運算流暢、美術品質超越目前市場內容,令人連連發出驚嘆,這裡是互動細胞Visual Fun。

7月7日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院長張培仁、戲劇系副教授/D-School社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謝筱玫、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黃書緯、D-School兼任副教授蔡佳芬、D-School與教務處數位學習中心職員參訪位於臺北南港的互動細胞,體驗擴增實境(AR)及混合實境應用展示。

創辦人顏武雄(Joy)分享,互動細胞有四大核心技術:MR空間定位技術(Interact Mapper)、MR數位優化技術(Data Optimize)、AR融合技術(Combo Synergy)、同步連線技術(Reality Link)。Joy提到:「我們的技術可以支援巨量且高品質的3D視覺即時運算,還能同步達到流暢的遊戲互動方式,是因為我們在軟體端開發非常多國際級的優化技術。」

對於AR、MR技術有興趣的朋友,我們訪問了Joy,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這個產業。

Q:互動細胞是一間什麼樣的公司?在做什麼?

A:我們團隊主要專注在AR與MR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希望透過科技將虛擬世界帶入現實,實現「擴展視野,放大想像」的願景。

Q:今天看了AR與MR的體驗,它分別是用了什麼技術?

A:第一個AR應用於卡牌對戰的技術,在於我們可以combo。舉個例子,AR現在偵測圖像,把定位的3D物件放在上面,這很常見,但它可能難以呈現新的變化。可是透過我們的技術,可以將多個獨立的AR物件透過組合的過程,彼此互相繼承資料,讓角色透過AR技術展現遊戲化的升級效果,這會讓未來的桌遊或卡牌遊戲的應用性變得更廣。

第二個MR應用在博物館與IP的體驗,我們目前看到的是大家雖然都使用同款MR頭盔,但是在製作品質上一直沒辦法突破的原因,在於運算不良。而我們團隊之所以可以達到不受硬體限制,又能展現突破性的美術品質與效能運算,是因為我們透過優化技術解決了硬體先天上的限制。

另外,今天讓大家體驗的MR密室逃脫互動遊戲,預計今年將會向國際市場發展。我們正在籌備完整的作品計畫,希望很快地可以在年底跟大家見面,請拭目以待。

Q:您希望未來吸引什麼樣的人才,不管是實習、交流還是合作?

A:我想要先刺激的是大家對AR與MR應用方式感到興趣,先有興趣之後,你才會想要投入。我們正在臺灣推廣的就是讓大家看到這個市場很有全球發展性,去激發更多人想要加入我們,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富含顛覆性的想像力的人,與我們一起建造未來市場。

▔▔▔▔▔▔▔▔▔

本次參訪感謝:

互動細胞創辦人顏武雄Joy
互動細胞品牌總監謝佩樺Milk
互動細胞商務總監陳東輝Danieo
子午計畫有限公司陳善維Narsil
D-School兼任副教授蔡佳芬

Tel : +886 2 3366 1869
Address : 100047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卓越研究大樓409室
Room 409, Building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No.18, Siyuan St,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047,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