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D-School https://dschool.ntu.edu.tw D School Tue, 05 Nov 2024 22:37:14 +0000 zh-TW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7.12 https://dschool.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1/05/cropped-logo-512-32x32.png NTU D-School https://dschool.ntu.edu.tw 32 32 D-School 11月演講資訊 | 創新領域講座 https://dschool.ntu.edu.tw/2024novembertalk/ Mon, 04 Nov 2024 15:35:58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953

| 演講資訊 |

時間:2024/11/06(三)~2024/11/07(四)
地點:臺大水源校區卓越研究大樓5樓 505教室

演講時間 講者 講題
2024/11/6(三)
10:00~11:00 李宗興 老師 具身性創造力與創新: 遷徙、科技、物質與教學法
11:50~12:50 蔡文傑 老師 以設計探未來:推動科技與人文共生的互動實踐
13:30~14:30 邱仁一 老師 創新教育的發展與實踐:教學科技的有效性與個別化
15:20~16:20 黃郁芬 老師 音樂AI:跨領域視角與創新應用
2024/11/7(四) 10:00~11:00 彼勇.依斯瑪哈單 老師

Biung Ismahasan

Curating Indigenous Relational Space and Performance Towards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in Education Through AI-integrated EMI

本系列演講毋須報名,歡迎所有師生參加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interested friends are welcome to attend. No registration is needed.

講座題目:
具身性創造力與創新: 遷徙、科技、物質與教學法

內容介紹:
具身性概念打破笛卡爾式身心二元論,關注屬於身體的知覺、運動、情感甚至生理解構等面相,如何形塑了人對於世界的理解,強調思考不僅是心智層面的運作,更是身體與環境互動的內在動態聯繫,也是「動作中的思考」。具身性概念為心智哲學、人文研究、心理學、認知科學乃至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打開了新的研究方向。我將從具身性概念出發,介紹它如何幫助人們重新思考創造力與創新的定義與可能。為進一步說明身體如何形塑了創造力與創新的開展,我將以自身過往參與和正在進行的研究、實踐與教學為例,討論跨國遷徙與跨越虛實的身體經驗如何影響藝術創造力與創新,更可能進一步轉化人思考自身與環境的關係;物質的可供性 (affordance) 如何形塑了「現代的」身體技巧與美學;以及我如何以具身的表演教學法,引領參與者重新理解創造力,也重新理解自身過往的生命經驗與身分認同。

講座題目:
以設計探未來:推動科技與人文共生的互動實踐

內容介紹:
本次演講將說明我如何以互動設計的「透過設計做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 RtD)認識論與方法論,促進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的融合,並推動人機共生的未來構想。我應用大語言模型(LLMs)與物聯網(IoT)等當代科技素材,探討如何通過設計實驗啟發新知識、激發反思,並拓展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近期研究包括「Soundscape Fiction」、「PhenoProbe」及「IoXFun Speculative Kit」,這些實踐透過多感官的互動體驗深化設計的反思性與推測性。「Soundscape Fiction」以沉浸式聲景引導使用者探索未來場景,並省思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PhenoProbe」則透過文化元素促進長者參與氣候變遷的討論,展現設計在促進社會對話中的潛力。「IoXFun Speculative Kit」聚焦於IoT技術與設計思維的整合,與在地自造者社群合作,將複雜學術科技轉化為具體的虛構物件,使參與者能批判性地思考科技應用的社會影響。於近未來,我計畫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擴展這些研究實踐與課程,推動以人文關懷為核心(humanity-centered)的跨科際合作,並進一步實驗非以人為中心(more-than-human)的可能設計,期盼透過設計促進另類的跨域學習互動與豐富的研究社群發展。

講座題目:
創新教育的發展與實踐:教學科技的有效性與個別化

內容介紹:
本次演講旨在探討教育科技於創新教育中的有效性,並透過四篇研究結果提供理論與實證依據。首先,以後設分析為基礎,系統性評估不同教育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成效,並分析可能的潛在調節變項。
接著,探討創新技術應用於教育的機遇與挑戰。AI的發展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在特定領域中,AI所能協助的範疇仍相當有限。因此,融入創新技術於教育的過程中應以教學理論與策略作為設計的核心依據,將創新技術視為支持教學的方法。為此,提出了一種以機器學習演算法作為預測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系統架構,同時提出兩種個別化回饋策略:動態個別化回饋(DPF)與自主選擇個別化回饋(SSPF)。著重於比較在上述系統架構下,兩種回饋策略在國小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認知負荷、回饋感受及錯誤概念修正方面的差異,旨在提供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解決數學教育中常見的學習困難。
最後,展望未來研究方向,在教學策略中進一步結合教育科技,並探討其在多元學習場景中的適應性與可行性,期望為學生提供更具成效與適性的學習經驗,推動教育創新與跨領域實踐。

講座題目:
音樂AI:跨領域視角與創新應用

內容介紹:
人工智慧(AI)技術近年來已迅速融入我們的生活,從手機語音助理Siri到ChatGPT等生成模型,AI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日常互動,也深刻影響各領域的發展。在音樂領域,AI展現出從音樂生成到分析的強大潛力,為音樂理論、音樂創作以及文化理解帶來新契機。這場演講將聚焦於音樂AI的發展、學術價值、產業應用及未來潛力,首先,介紹音樂AI的基本概念及發展脈絡,並討論音樂AI與其他種類AI的異同。接著,深入分析音樂AI在學術與產業中的應用,包括音樂生成、音樂分析、音樂編輯、音樂串流與多媒體應用等現況。最後,展望音樂AI的未來走向,著重於跨模態(cross-modal)研究,即整合文字、聲音、圖片等資料,透過數據驅動(data-driven)的方法,建立跨學科的分析框架,將人文藝術(如音樂學、音樂分析)、社會科學(如音樂心理學)與資訊科學(如AI模型技術)的相關議題互相聯繫,擴展音樂AI在學術研究與文化產業中的應用。

講座題目:
Curating Indigenous Relational Space and Performance Towards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in Education Through AI-integrated EMI

內容介紹:
Bunun tu dadangian (Indigenous relational space in Bunun language of Indigenous Taiwanese, meaning the place, location, site of cultural ceremony or the spirituality of space in the community)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Indigenous relational art by offering what Native American (Chickasaw Nation) scholar Chadwick Allen contextualizes as ‘Indigenous relational art in the broader field of tans-Indigenous cultural practice’ that assert[s] ‘centering the Indigenous [to] become a new standard’ (2012: 12, 18). Visualizing sovereignty in an Indigenous sense is similarly connected to land/dalah. In Bunun context, the phrase maluskun mas dalah (return to the land) can be defined as absolute sovereignty. The concept of ‘Indigenous criticism of Indigenous art’ refers to the practice of critically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Indigenous art from within the Indigenous community, which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and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art. It begins with the knowledge that I am part of a community. Initiating my teaching experience, a large part of the learning outcomes aspired to cultivate the inclusion of arts learning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naturalize the idea of creating a culturally resonant space where I, as an artist-teacher, and students have been partnering with the artists and/or cultural institutions to incorporate the arts into the art-expanded curriculum.

This talk will explore the concepts of Indigenous relational space,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tive Indigeneity towards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in education through the AI-integrated EMI course design. This practice-based research begins with the overarching question: How does an Indigenous curator-cum-educator articulate the relational space, performance, and its curatorial approach used to negotiate a trans-cultural and trans-contextual dialogue of performative power and knowledge linked to specific counter-narratives of Indigenous curatorial practice, pedagogic praxis and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beyond? This talk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I will elaborate on two distinctive Indigenous relational practices – Rukai Nation sculptor Eleng Luluan’s installation art and my own perform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 as a Bunun Nation curator working at an Indigenous public cemetery. Secondly, I will demonstrate how the relational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performance were activated across the event of Performative Encounter(s) in my curation entitled Dispossessions: Performative Encounter(s)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Contemporary Art (Goldsmiths, 2018) by reviewing the Northern Sápmi (Norway) artist Marita Isobel Solberg’s Chemical Chords. Finally, I will assemble the production of exhibition-making in relation to performative art (merged with the flexibility of huge immersive installations and the effect of spatial-locomotive-sensory activities) through two EMI modules, Practical Skills for Curatorial Work and Art Practice and Spaces of Practice for Arts & Learning. This research outcome fosters insightful critical engagement, collaborative creation, and positioning as transformative agents towards participatory learning engagement on Indigenous works of art within community-based concepts. It internally transforms the institution’s interpretive banalities and hegemonic discourses. 

]]>
11/29 今晚我們不談正事,一起來D-Night ____ https://dschool.ntu.edu.tw/d-night/ Wed, 30 Oct 2024 00:55:44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940

D-Night 是本學期的 D-Day,這場特別的活動打破以往分享課程成果的模式,邀請畢業系友返校,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展示D-School的多樣面貌及充滿可能性。 

◤D-Night 報名ing ◢
 

💫活動亮點
🎤 8 位講者各10 分鐘短講:將分享他們在 D-School (領導學程、創創學程、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的經歷,獲得的成長與養分,還會分享他們在學校期間以及畢業後面臨的挑戰、迷惘與失敗。將談論自己如何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這些真實D故事將展示出多樣D成長路徑,無論是繼續深造、創業、或在非營利組織中貢獻所學,並在職涯或人生中實現這些價值。

🛋 5 場沙龍交流座談:提供深入對話的機會,讓參與者與講者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如何克服困難,找到自己的方向,並在不同領域發揮自己。

😄自由交流時間與輕食飲品🥞🥂
除了講座和座談之外,活動設有自由交流時間,讓參與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彼此交流。你可以一邊享用準備的餐點,一邊與其他參與者互動,認識新朋友,或者與久未見面的好友敘舊。這也是與師長、學長姊以及 D-School 的同仁們深入互動的好機會。在這個充滿歡樂與溫馨的星期五晚上,你將有機會建立新的連結,分享彼此的故事。  

🎰集章活動與限量小物
本次活動設計有趣集章活動,透過集章來兌換 D-School 限量小物,為你的 D-School 記憶增添更多精彩!

🙌與會收穫
將從這些精彩的分享中獲得啟發,無論是勇敢面對挑戰、嘗試新事物,還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價值。在 D-School,任何事都有可能實現,這裡提供你見證和參與這些真實故事的機會,並從中汲取豐富的見解與靈感。

無論你對 D-School 好奇,還是想探索更多未來的可能性,都非常歡迎你來參加這場充滿啟發與交流的 D-Night!歡迎大家,一起來「+1」。


活動資訊

  • 日期/時間:2024年11月29日(五)18:00-21:00 (17:40 入場)
  • 地點:台大水源校區卓越研究大樓一樓 (台北市思源街18號)
  • 流程:
    18:00-18:30  D-Music 
    18:30-18:40  D-Night Opening
    18:40-19:40  短講
    Space D
    姜宗佑(物治系畢業)陳佑瑄(台科大企管畢業)
    林羿成(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畢業)
    徐若瑄(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畢業)
    Come Back Stage
    趙式隆(電機所畢業)張希慈(社會系畢業)
    劉建成(國企系畢業)鍾孟翰(森林系畢業)
    19:40-20:20  沙龍座談
    20:20-21:00  自由交流
講者介紹
Space D
姜宗佑(物治系畢業)創創學程/看電影學愛情課程授課講師/物理治療師
陳佑瑄(台科大企管畢業)設計人生學生/教練/破框行動計畫協會秘書長/創創學程Staff
林羿成(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畢業)領導學程/創造力發展教育/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總裁判
徐若瑄(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畢業)身體自主權/點亮求學另一條路
Come Back Stage
趙式隆(電機所畢業)創創學程籌備發起人/創創學程老師/台北市資訊局局長
張希慈(社會系畢業)領導學程/城市浪人創辦人/《富比世》亞洲30歲以下最具潛力人士
劉建成(國企系畢業)D-School 創新長/Alpha Team共同創辦人/2022未來大人物
鍾孟翰(森林系畢業)前D-School課務/Uber Eats 行銷


活動聯繫

  •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D瓜耶
  • e-mail:tzuyi@ntu.edu.tw
  • 電話:02-3366-1869 分機 4
]]>
探索,從零到無限大──從課堂到人生的破框行動|無論你是5歲還是70歲,人生都能不停地探索 https://dschool.ntu.edu.tw/news20241005/ Tue, 08 Oct 2024 22:22:51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888

文:趙敏     攝影:林野

當你對人生感到困惑時,你會怎麼做呢?臺大創新設計學院X《少年報導者》,10月5日在臺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3樓沃思空間舉辦「探索,從零到無限大──從課堂到人生的破框行動」。現場超過100人參與,最小聽眾5歲,最長為70多歲,也吸引許多教育工作者聆聽。

活動邀請第一個由學生在臺大開設「看電影學愛情」通識課的創辦人、物理治療師姜宗佑;愛動物成癡而跑到動物園和馬場實習,探索動物園產業的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張恩瑋北大高中國中部輔導教師呂巧齡受到她的故事啟發,進而設計生涯探索教案,引導孩子探索自我。

這次更首度邀請幼時在戲院、賭場、檳榔攤等龍蛇雜處的環境中成長,卻不約而同踏上教學道路的國語實小前校長林玫伶師大學務長林玫君臺大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林晉玄三姊弟同台,分享探索甚至翻轉生命的經驗,笑中帶淚。

探索學習總探長暨臺大醫學系教授黃韻如開場時提到,探索學習臺大未來大學計畫的其中一個方案。「我們發現,在臺大推廣阻力不大,但是推到其他地方會有很多的『但是』、『所以』,」比如說,學生向父母反映想談戀愛、想去打工,父母會說「等你上大學再說」。「我們希望把探索學習的精神介紹給各個人,我們在大學端所做的嘗試,確實形成了小小的波瀾,希望帶出更大的波浪,從下而上推動,而不是只有等到上大學再說。」

「社會不是只有一個專業就可以面對的,」《少年報導者》總監楊惠君認為,身為媒體的責任是把好的價值擴大、倍增、傳給更多人,希望媒體平台讓5歲~70歲的人都能探問:「我們要的成功、幸福都只有一個答案嗎?」透過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合辦活動,讓聽眾思考,提問不是為了找到標準答案,有時候探索人生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臺大到社會:大學中探索的精神跟實踐

臺灣大學「看電影學愛情」課程創辦人、物理治療師姜宗佑畢業於臺大物理治療系,談起開設這門課的原因,主要與自己失戀有關。他在高三學測放榜後與前女友交往,卻在大四時分手;大六因為系上排的課比較少,來到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修習臺大創意創業學程,發現D-School可以讓學生設計課程、上台教課。大學最後一學期他開了這門課,從實驗性質的30人小班教起,第一學期正式上路時是在60人的教室,後來擴大成150人的教室,即使沒有打分數,評量只有「通過」與「不通過」,仍吸引許多學生加簽。

「她(前女友)說:『我們比較像家人,不像是戀人。』我到現在還是在想這句話,感情到底怎麼經營?」姜宗佑說,當初和女友分手不太甘願,讓他思考,花了那麼多年念大學,學校卻沒有教怎麼談戀愛、怎麼面對失戀。

他想自己找解答,看了許多書,在YouTube看了一系列如何挽回前任的影片,甚至獨自一人到曾經約會的地方緬懷。他將這些知識與經驗整理到社群和Podcast分享,為「看電影學愛情」課程打下基礎,「我覺得我不是創造了什麼,我只是整理了遊戲攻略的感覺,帶大家用功略玩遊戲。」

另一位還在探索學習道路上的學生張恩瑋分享,高三時非常喜歡光電效應,以為自己會往理工科發展,直到有一次哥哥帶她去臺大看乳牛,她的第一志願就變成動科系。

但是她考上臺大農化系,第一堂解剖課每一組都要解剖大鼠、牛蛙,令她反思:「我很喜歡動物,但我沒辦法面對被犧牲的動物。」因此,她在大一時申請探索學習計畫,到六福村動物園原野馬場實習,動物成為她的心靈支柱。

張恩瑋想多為動物做些什麼,卻不知從何著手,有一次聽完動物福祉相關的講座,講師提到動物園設計或許是可以探索的方向。剛好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成立,她思考,著墨在動物園產業的科系不多,又要與設計有關,可以運用這個機會挖掘這塊領域。

她寫信給日本的設計公司,和社長、社員一起實作動物園設計案,幫忙畫設計圖和做模型。「回到現在,我又思考未來應該往哪裡走。台灣的動物園產業有點太小,我可否養活我自己又實踐動物園設計?」張恩瑋說,探索學習的路上經常是來來回回無法預測的,不會完全是1+1變成無限大,但是獲得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非常珍貴。

媒體到校園:生涯探索教案

受到張恩瑋的探索學習經驗啟發,北大高中國中部輔導教師呂巧齡設計了生涯探索教案「動物園探索課」,透過動物園逗趣商品、心智圖等,引導學生動腦動物園有哪些工作、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教案發表在《少年報導者》網站,供大眾下載。

呂巧齡說,在生涯輔導時,最常聽到學生說不知道、不確定。因為台灣一直都是讀書考試、以升學為導向,學生會擔心選錯科系怎麼辦、做哪些事會不會浪費時間、沒補習是不是很奇怪,甚至認為音樂課是「廢課」。

「直到有一天突然要他們做出選擇是困難的,因為很少有讓他們探索學習的機會。」呂巧齡說,不要害怕浪費時間,浪費也沒有什麼不好,失敗也是經驗值的累積,「當你對世界認識不多,你就會誤以為生涯等於工作。不斷探索自己,活出不同的人生,不要害怕向世界展現你有多棒。」

家庭到學校:林氏三姊弟非典型成長的自白,不被環境限制的無限可能

如果孩子踏出第一步探索未知時,遇到傷害或挫折,這時孩子可能會停止探索,甚至產生恐懼。在探索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和磨難,該如何面對過往的恐懼,承受住壓力而繼續往前探索呢?林氏三姊弟首度同台分享他們的生命歷程,讓聽眾知道,即使成長於龍蛇雜處的環境,有一天也可以活出自信的模樣,投身教育界實踐創新的探索教學。

 

出版多本著作、身為家中長女的國語實驗國小前校長林玫伶說,以前父母在各地巡迴放映電影,後來決定在美濃結束漂泊,與三伯父在民國58年一起蓋了第一戲院。沒想到戲院蓋成後,電視台一家家開播、錄影帶崛起,戲院繁華不到一年就負債累累。在戲院時,被性騷擾、打掃時發現客人吸食強力膠、電影上映到一半穿插一段「黃色小電影」(色情電影)也是常有的事。

後來戲院租給別人,他們改賣檳榔,林玫伶放學後都要趕回家接手媽媽顧檳榔攤的事務,讓媽媽先去煮飯。然而,賣檳榔無法填補戲院的虧損,他們轉而白天賣檳榔,晚上到賭場繼續賣。當時香蕉園旁有流動的賭場,有一天深夜,林玫伶發現父母回來全身沾染泥巴,原來是有警察來查,父母從香蕉園一路逃回來。

最令林玫伶心痛的是,有一次經過里民活動中心,看到一群人在賭博,其中一個賭客看到她時對她大聲說:「回去拿錢來,多拿一點啊!」林玫伶哽咽:「我爸那天是莊家,我看到他在裡面,成為我一輩子的陰影。」

林玫伶說,在這種環境成長的人是高風險家庭,但很感謝學校老師送他們參考書、問他們要不要換地方讀書,自己也很心疼父母在那個大時代想方設法要讓家人過更好的日子。她在〈【我的14歲】林玫伶:戲院、賭場、檳榔攤,我生命的另類養分〉一文提到:「年少經驗固然顛簸,卻也培養了我敏銳的觀察力、對事物細膩的覺知以及堅韌的特質,並且把這些都化為成長的養分,對於我後來經營學校和寫作著書有很大的幫助。」

 


 

排行中間的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學務長林玫君從一張與阿嬤的合照回憶起。阿嬤認為女性讀書不好,看到她在讀書覺得浪費電,就把電燈關掉;每次只要有人帶蘋果回家,只有男生可以吃。即使是成長於重男輕女的家庭,林玫君的童年回憶仍多是美好的。

「複雜的環境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特例,」林玫君說,有一次洗澡時,兩個仇殺者衝進他們家的廚房,她聽到阿嬤大喊「不要再打了」,還看到血噴到浴室門的毛玻璃上,出來時看到椅子刀痕累累。

林玫君和大姊林玫伶課業表現優異,見大姊考上師專,林玫君國三時擺了四把沒有椅背的椅子,讀累了就直接躺在上面休息,考上師專和高雄女中。最後她選擇讀師專,因為不用花一毛錢,也公費念了兩年研究所,「我們遇到很多貴人,讓我們可以走出捷徑。」

回想過往,林玫君對父母或成長環境沒有怨懟。她記得,父母當時想換做租賃公司,有一天要去台南向一位好友借錢,卻因父親開車精神不濟,摔到山谷下而離世,母親則被送到醫院,「我的父母可能一直希望我們生活無慮,但覺得自己做得沒有很好。」

即使年少時坎坷,她仍以日本修復陶瓷技術「金繼(Kintsugi)」(以漆和金粉黏合破碎的餐盤,讓碗盤重生)一詞勉勵聽眾。「在修復陶瓷時雖然是破碎的,但我們不是要棄置它,而是要把它修補成更美麗的作品。我們的人生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破碎的時刻,我們怎樣去修復、治療,讓自己變得更有故事、更有經歷,然後成為更好的人。」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林晉玄是家中的么子,自謙從小就和第一志願扯不上邊。在他的記憶中,父親管教嚴厲,如果國小沒有前三名,手腳就會被綁起來以藤條毒打,但國中課業愈來愈難,大多數時只能排名中上,體罰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14歲那一年,父親離世,林晉玄變成脫韁的野馬,早自習發起罷考活動,只有自己響應,成績起起伏伏,可以考前幾名也可以倒數,有時甚至交白卷。後來順利考上大學,「我離開讓我不舒服的環境,也就是我的家,我談戀愛、打工、跑社團,過得很開心,準時四年畢業。」

然而,退伍前3個月接到母親打電話告知,隔天是家裡被銀行收回房子的最後一天,請他回去搬家。「我非常憤怒,很多的怨氣跟不甘心,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我又沒做錯任何事情。」說到這裡他已濕了眼眶。

搬到台中後,林晉玄一整年吃飯、洗澡都泡在網咖,自我封閉,如今回想,懷疑當時罹患憂鬱症。但是他一方面又去補習托福和GRE,「因為我心裡執著我要離開台灣,再也不回來,我重拾大學課本,幸運考上中興的分生所碩士班。」他花了10年彌補過去自認荒唐、不順遂的人生,每天都在實驗室度過8~12小時,將不甘心與怨氣都發洩在實驗上,也因為接觸外界,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差。

林晉玄說:「這對我在教育現場很有幫助,當你對待生命時、對你想追逐的夢想時,不妨大膽、勇敢一點點。雖然不知道未來會長怎樣,至少他長得會像是你要的樣子。」

]]>
賀 🎉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入圍 DNDA 2024 Education Finalist https://dschool.ntu.edu.tw/%e8%b3%80-%f0%9f%8e%89-%e5%89%b5%e6%96%b0%e9%a0%98%e5%9f%9f%e5%ad%b8%e5%a3%ab%e5%ad%b8%e4%bd%8d%e5%ad%b8%e7%a8%8b-%e5%85%a5%e5%9c%8d-dnda-2024-education-finalist/ Tue, 01 Oct 2024 14:22:51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835 唐.諾曼設計獎(Don Norman Design Award, DNDA)設立於2024年,是支持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實踐與教育的獎項,目的在表彰推動社會變革並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創新設計理念。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Trans-disciplinary Bachelor Degree Program, TBD)」以專案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人本永續SDGs實踐,為2024年全臺灣首個入圍DNDA教育類決賽(education finalist)的團隊。

唐.諾曼(Don Norman)是美國認知科學、人因工程等設計領域的知名學者,他被《美國商業周刊》稱為世界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唐.諾曼設計獎的創辦理念因唐.諾曼在2023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著作《為更好的世界而設計:有意義的、可持續的、以人性為中心的》(Design for a Better World: Meaningful, Sustainable, Humanity-Centered)奠定基礎。該獎項分為個案型與教育組織型,鼓勵透過人性化設計,解決現代社會的複雜問題,提升人類福祉,並促進永續發展。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的核心精神為「我們激勵社會改變我們的世界,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因與該獎項理念一致,決定嘗試參與第一屆DNDA的競賽,並入圍教育類決賽。

對此,創新設計學院代理院長暨學程主任張聖琳表示:「甫成立3年的TBD積極建立學程特色,大膽申請DNDA設計獎,與26個國家130多份參賽作品競爭。看到入圍者包括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人機互動(HCI)學士學位學程時,我們知道臺大在創新跨領域的教育上與國際齊頭並進,毫不遜色。」教研領域為「使用者經驗研究」的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袁千雯也指出:「DNDA這樣的國際獎項有很多價值跟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相符,尤其是以使用者(學習者)為核心的價值。」

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成立於2022年,鼓勵開放自由的學習方式,每位學生都有自訂的創新領域主題,特別符合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需求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價值。學程老師鼓勵學生從自身關心的社會議題出發,創研各種以人為本的多元解答,以解決當前社會問題及未來世界可能面臨的挑戰,以學習教練、跨院老師和合作夥伴等學生支持系統,協助學生逐步完成更不一樣的大學旅程。

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官方網站:https://tbd.ntu.edu.tw/

【新聞報導】
中央社「第一個台灣團隊 台大創新學程入圍唐.諾曼設計獎
聯合報「引導學生投入永續實踐 台大首度入圍唐.諾曼設計獎
中時新聞「首度入圍唐.諾曼設計獎 台大創新領域學程推動人本永續教育
今日新聞「台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入圍「2024唐.諾曼設計獎」」

]]>
海上探險家陳懷璞:親自走訪各地,得出對世界的描繪 https://dschool.ntu.edu.tw/ntutbd240926/ Thu, 26 Sep 2024 10:51:26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875
 

有「臺大航海王」之稱的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第零屆學生陳懷璞,昨晚在「海上尋家的探險家紀錄片放映及分享會」上,分享自己7歲因為大伯帶他去碧砂漁港釣魚,讓他深深愛上海洋;高中投入研發用魚的游速發電、回充電力的魚類追蹤器,甚至因想進一步實踐海洋研究,需要載具,2023年參與探索學習計畫,跟著美國船長Bryon利用帆船,從墨西哥啟航,展開他的海上冒險。
 
紀錄片由懷璞自行製作和剪輯,片中提及影響他至今人生的許多轉捩點,以及海上生活日久見人心、停靠各港口體驗當地活動的冒險。懷璞說:「我想要用盡我這一生的力氣,去了解未知的他鄉世界,我不是靠別人給我的地圖,我是靠自己親自走訪世界的每個角落,未來北極、南極都在裡頭,然後得出我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描繪。」
 
本次分享會有超過200位校內、外觀眾報名,除了臺大師生,也有和平實小帆船隊師生、高中/國中/小學生、家長等參與。探索學習總探長暨醫學系教授黃韻如 開場時說,看到觀眾年齡層橫跨長中青幼,要跟懷璞一起(觀影)去航海,覺得很感動,也提醒臺大、師大、台科大學生已經可以開始報名探索學習計畫了。
 
「當你的心毫無保留地投入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來幫你。」懷璞希望,未來有一天提到世界上對海洋最有貢獻的人時,自己的名字可以被提到。為了更接近海洋科學探險家的夢想,他考取英國皇家遊艇協會的航海能力證書,成為亞洲最年輕的RYA Yachtmaster,並透露接下來想去北極研究獨角鯨,預計要展開極地訓練的計畫。
 
創新設計學院代理院長暨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張聖琳分享:「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是提供你勇氣的地方跟載體,只要你敢作夢,我們就陪伴你。」會後觀眾也熱情交流表示「透過影片拍攝與剪輯,讓我們彷彿也跟著去經歷海上探險,旅程中發生的各種互動與感受十分令人感動」「看見了追夢的人眼中都是光彩和希望,非常有能量又帶給人們勇氣」。
你也有夢想嗎?
 
跟著D-School,跟著懷璞一起作夢,並大膽實踐吧!
沒跟上這次放映,也可以自己在家看影片喔!
 

 

]]>
徵才公告 國立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學院徵聘專任教師2名 https://dschool.ntu.edu.tw/hire2025-2/ Wed, 18 Sep 2024 04:54:45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694 誠徵創新設計學院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相關領域具教學熱忱及優秀研究績效之專任教師(包含教授級、副教授級、助理教授級)總計2名。起聘日期:預計 114年8月1日。

(一)應徵資格:

具國、內外博士學位,且具備創新教育、跨領域設計相關研究背景者為優先考量。

(二)研究專長:

  • 科技藝術跨域融合研究與實務。
  • 跨領域教育與創新教育 AI輔助。
  • 設計思考教育與培育。
  • 創新設計理論方法與實務。
  • 其他相關領域。

(三)申請資料(請以雲端資料方式繳件):

  1.  申請信(含未來研究計畫及教學方向)。
  2.  履歷表(含個人著作目錄)。
  3.  7年內已出版之學術著作、有完整章節內容之博士論文全稿或初稿(若博士論文非中文或英文書寫者,須附中文摘要)。
  4.  擬開授專業領域課程之教學大綱(至少2門)。
  5.  現行(前)任職機關權責單位開具之現職或經歷證明文件 1 份(國外經歷證明須正本),本項資料須提供至少符合擬聘等級基本條件。
  6.  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之權責單位開立之證明文件正本)。
  7.  提供 3~4位推薦人列表(包含推薦人姓名、職級、現職單位、聯絡方式-電子信箱與電話)。

(四)投遞方式

  • 請於2024年10月18日前將申請資料電子檔寄送至承辦人周小姐:
  • E-mail:ntudschoolhr@gmail.com
  • 主旨:應徵創新設計學院-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專任教師-(您的姓名)
  • 檔案說明:檔案請上傳雲端空間,寄送該檔案連結並開啟權限。
  •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 ntudschoolhr@gmail.com

 

 

JOB ANNOUNCEMENT

The 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wo full-time faculty positions at the rank of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or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Transdisciplinary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 starting August 2025.

Eligibility: Applicants must hold a Ph.D. from an accredited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candidates with expertise in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

  • Research Specializations:
    •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AI-assisted innovation education
    • Design think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innovation design
    • Other related fields
  • Application Materials (to be submitted via cloud storage):
    1. Cover letter with a list of publications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2. Curriculum vitae (CV) with a list of publications.
    3. Please submit your full-length academic publications or works from the past seven years, along with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or its draft, including all chapters. If the dissertation is not in Chinese or English, an English abstract is required.
    4. Syllabi for proposed professional courses (at least 2 courses).
    5. Proof of current or previous employment issued by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 (original documents required fo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se documents must meet the minimum qualifications for the rank applied for.
    6. Photocopy of the Ph.D. diploma (or an official letter from the awarding institution confirming the degree will be conferred)
    7. Please provide a list of 3-4 recommenders, including their names, positions, current organizations, email addresses and phone numbers.

Please submit your application materials electronically to Ms. Chou via email (ntudschoolhr@gmail.com) by October 18, 2024. Subject line: Application for Faculty Position in NTUTBD– [Candidate’s Name].
Please upload your materials to a cloud storage service and provide a link with access permissions.

 

 

 

]]>
群益期貨設計思考工作坊:探索Gen Z世代學習投資的新體驗 https://dschool.ntu.edu.tw/news202409/ Sat, 14 Sep 2024 11:57:39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872 群益期貨與台大創新設計學院Alpha Team攜手合作,於8月31日及9月1日兩日舉辦「重新設計Gen Z世代學習投資的體驗」設計思考工作坊。這是群益期貨連續第三年的設計思考創新活動。今年的工作坊,群益期貨採用了內部種子教練培訓模式,10位種子教練經過兩個月的嚴格訓練與認證,並從公司內部挑選出25位學員參與,針對Z世代重新設計投資學習體驗,進一步推動公司內部創新文化的落實與發展。

群益期貨董事長賈中道表示:「設計思考工作坊不僅是提升公司創新能力的平台,也是探索未來金融服務模式的重要實驗場。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期待孕育出前瞻性的創意,探索新的服務體驗。」今年的工作坊主題聚焦於「重新設計Gen Z世代學習投資的體驗」,旨在滿足年輕一代在學習方式上的變革需求。工作坊中,學員們在Alpha Team講師的指導及種子教練的帶領下,實地訪談Z世代,並經過設計思考的五大步驟——同理心、定義問題、發想、原型製作及測試,深入了解他們在投資學習中的痛點及需求。

來自資訊工程部的參與者雷雷表示:「這次工作坊讓我們能夠深度理解用戶需求,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設計思考不僅改變了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還幫助我們快速開發出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業務部的小茹表示:「我們設計出的”群益獨家觀點"平台,正是Z世代需要的一種全新學習模式,能讓他們在輕鬆且具娛樂性的過程中掌握投資技巧。」

群益期貨總經理毛振華強調:「Z世代逐漸成為金融市場的主力,他們的學習習慣對傳統投資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戰。不同於以往,Z世代更傾向於透過數位平台進行互動式學習,並偏好遊戲化和社交化的教育方式。此次工作坊讓我們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從用戶視角重新定義投資學習。」

群益期貨將繼續投入設計思考,培養更多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並將設計思考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此次工作坊的寶貴成果,將被充分運用於公司產品及服務的創新開發,滿足未來市場需求。群益期貨相信,透過持續深化設計思考,不僅能在投資學習上實現創新突破,還將在未來業務發展中創造更多價值,鞏固公司在業界的競爭優勢。

出處:經濟日報/記者蔡穎青

]]>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團建迎新-貼近議題,走進人心 https://dschool.ntu.edu.tw/ntuenews1615/ Tue, 10 Sep 2024 22:43:11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824

📃 臺大校訊1615期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TBD) 迎來第三屆新生,並於2024年8月21日至22日到宜蘭東澳舉辦團建迎新。活動連結創新設計學院大學PLUS計畫在南澳場域的合作夥伴,創造多元跨域的對話體驗,透過跨境移動共創新視野。

本次團建更是同學為學程生活做準備的重要啟程儀式,除了思考如何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展開跨域連結創新的自主行動,也希望同學從中學到如何在多變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並且共同打造自身專題所需的學習互助社群與支持網絡。

這次團建由學生及學位學程老師與工作人員一同籌劃,由舊生組成團隊擔任活動統籌。第二屆活動總召賴竹原同學説:「期待大家進入學位學程後學習連續對話,並展開冒險」。蔡文傑老師說:「有很多專案不是在課堂上帶大家前進,而是大家在課外主動參與,才能學到更多經驗」。陳懷萱老師以大學PLUS計畫在南澳場域紮根過程為例,說明學程對「移地學習」與「專題實作」課程的定位與目標,並強調「創新領域不是只有一個人,每個專題都會有很多利害人以及豐富的網絡,儘管每個專題離很遠,但要盡可能產生連結」。

團建活動邀請東岳社區發展協會漢聲總幹事為同學導覽,邊走邊介紹東澳背景、泰雅族文化與歷史、飛魚製成等多元內容。東澳國小鄔誠民校長更熱情為同學導覽家屋的建置與背景,實際走進家屋感受泰雅族人傳統與實踐方式。同學對於能深入當地並與當地族人互動留下深刻印象,專題與教育議題有關的同學表示:「聽到校長不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創造當地孩子們探索自身文化,建立自信的機會,覺得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教育精神」。

在現代社會中,單一學科的知識往往不足以解決複雜問題,跨領域合作成為創新的關鍵。參與者多元的背景與生活經驗、場域當下的互動體驗,彼此充實跨域共創的立體感,更藉由雙方交流,讓跨領域這件事不再離我們遙遠。期待透過這次團建奠定同學進入學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進入真實社會現場時所需的跨域共創思維和精神。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官網:https://tbd.ntu.edu.tw/

]]>
臺大USR「大學PLUS」舉辦交流沙龍 邀請多校分享 跨域探索活化地方資源新方法 https://dschool.ntu.edu.tw/newsusr2409/ Sat, 07 Sep 2024 23:23:53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865

國立臺灣大學大學社會責任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計畫共有五個團隊,其中創新設計學院「大學PLUS:臺灣鄉創俱樂部」計畫團隊9月6日舉辦「地方價值創造:資源活化與地方產業的新視野」之SIG議題沙龍交流活動,邀請執行USR計畫多校與會分享,包括國立屏東大學、中原大學、銘傳大學、健行科技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匯聚北中南各地經驗,透過打破常規的思維碰撞,共同討論於如何正視地方需求,讓地方價值大放異彩。

大學社會責任計劃對地方社區產生顯著影響

臺灣各大學透過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讓大學研究與教學的能量扣合地方社區和社群之發展。在此次交流活動中,聚集來自地方創生、在地知識、青年創業、文化保存、觀光策展、商業模式等專業領域的老師,分享跨域地方資源活化的策略與執行經驗,深入討論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增強社區凝聚力及地方人才培育等各個面向的經驗。

銘傳大學企管管理系林青蓉教授分享執行「龜旅價值共創」計畫的經驗指出,桃園龜山過去一直被視為是文化沙漠,透過在地深耕執行計畫,成功在龜山在地推動山山山市集,並整合學生與課程資源,開發整合地方特色的農產品,讓在地人以及外部居民重新認識龜山農村地區的美好,以學生社團方式進行場域的長期經營。


圖為屏東大學古淑薰教授(右二)分享。

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古淑薰副教授也分享「搖滾社會力」計畫的經驗,透過深入調查與公民審議的方式掌握屏東枋寮地區的需求,與課程、學生協力推動在地品牌的建立,區隔出地方農產品的特色市場,並協助太武鄉的部落夥伴整理文化資源,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培育地方人才的創新秘籍

各校計畫投入場域經營的過程中,也都認識到地方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僑光科技大學生活創意設計系李世珍副教授執行「時來運轉」計畫,於許多原鄉部落中導入時間銀行機制,讓參與者得以在此雙向互惠的過程中增能成長,並逐步培養在地參與之人才。

臺大「大學PLUS」計畫也在大溪場域中導入時間銀行互助交換機制,透過協助場域夥伴建立人才庫,讓原本存在於地方中的各式技能與資源得以在此機制中交換活用,這些都有助於協助地方建立韌性永續發展的機制。許多學校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困境之一,在於難以讓學生與場域建立長期關係,臺大的「大學PLUS」計畫透過課程開發許多回訪機制,逐步讓選課同學成為場域關係人口。

銘傳大學「龜旅價值共創」的計畫則由學生社團著手,進行場域的長期經營,這些努力都由不同面向創造可黏著在場域的人才。國立屏東大學「社會搖滾力」在屏東枋寮保生村的經驗則顯示,培育學生的過程中也可媒合學生進到社區中,除協助場域建立品牌外,也可進一步與地方共學創造產業平台。

 

創意碰撞擴展視野

銘傳大學「龜旅價值共創」的經驗發現,如果能找到地方的痛點開始,進一步盤點大學本身的資源,讓充滿活力的大學生有機會深入在地社區,則可以激發更多創意,協助活化地方閒置空間,並開發各種地方特色商品。臺大「大學PLUS」計畫的經驗中也顯示,除了實體資源外,大學導入各種創意思維,往往能為地方創業者帶來各種正面刺激,計畫團隊在南澳場域就導入敘事力工作坊,強化地方創業團隊在行銷宣傳面向的能力。僑光科技大學「時來運轉」計畫在原鄉部落導入的時間銀行機制,也促使部落不同世代的成員開始重新檢視部落間的支持網絡樣態。這些無形的外在刺激與創意發想,往往帶給場域意外收穫。

 

持續改進共創開啟地方價值

臺大「大學PLUS」計畫主持人張聖琳教授提到,臺大自107年起執行USR計畫至今已邁入第7年,目標是通過創新的思維和行動實踐,積極推動社會各面向的永續發展,並致力於融合學術研究和社會實踐,透過與地方社區和產業界的合作,推動地方發展和社會進步。臺大「大學PLUS」計畫深入陪伴許多地方社區,現正執行的第三期計畫中,分別以桃園大溪以及宜蘭南澳作為合作場域,計畫除持續透過開跨領域創意課程,帶領臺大同學認識場域外,也透過各種機制設計,鼓勵臺大學生成為場域的重要關係人口,持續與場域夥伴在地方創業、跨世代陪伴、文化認同、地方知識等領域協力推進。


各校USR計畫老師交流分享計畫經驗,左二為臺大創新設計學院代理院長張聖琳教授。

計畫也整合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創意創業學程、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等資源,導入創業資源進入場域,協助地方青創團隊邁向永續維運之路。此外,「大學PLUS」計畫在長期陪伴場域的過程中,也認識到地方存在各種有形無形之資源,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除由大學端導入課程、學生、與研究能量外,也能由大學與場域協力打造一套活化地方資源應用的機制。「大學PLUS」計畫在此次沙龍交流活動中,分享在大溪場域協助建立地方人才庫,並整合時間銀行互助交流機制,讓場域得以建立起有機且健全的支持網絡之作法。與會各校都認識到此一議題於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時之重要性,也針對如何活化地方各類型資源深入交流討論。

 

「大學PLUS」計畫藉此次沙龍議題交流獲得許多重要反饋,將持續調整其社會責任與場域經營策略,確保場域永續發展,擴大計畫的社會影響力。參與此次交流活動各校均認為「慢慢來、比較快」、「一起走、可以走得比較遠」的發展策略,強調深耕地方的重要性。張聖琳教授也表示,各計畫需要透過深入掌握場域脈絡,探討計畫扮演導入外部資源的中介者,以回應地方需求並發展產業合作的永續模式。大學端除持續培育關係人口以及場域實踐人才外,也更進一步整合校內資源,在與地方串連的過程中達到活化場域的成效。未來「大學PLUS」計畫將持續探索更具創新性與持續性的發展方向,並擴大與各大學USR計畫團隊交流,形塑更全面性的永續發展策略。

出處:經濟日報/記者孫震宇

]]>
【徵才公告】創新設計學院國科會計畫專任研究助理1位 https://dschool.ntu.edu.tw/2024hiringnstc/ Thu, 15 Aug 2024 13:57:28 +0000 https://dschool.ntu.edu.tw/?p=11653

工作資訊

  • 職位名稱: 專任計畫研究助理
  • 工作性質: 全職
  • 工作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 卓越研究大樓 (依據計畫需求可能需進行外勤與訪談)
  • 學歷要求: 碩士以上學歷,具有人文社會科學或工程領域背景者尤佳
  • 經驗要求: 具備國科會計畫有相關行政經驗,與對科技藝術及跨領域合作有經驗與興趣者

 技能要求

  • 良好的溝通及協調能力,能有效促進跨領域團隊合作
  • 熟悉專案管理工具及方法
  • 具備資料蒐集、分析與報告撰寫能力
  • 具備活動策劃與執行能力
  • 中英文流利,能夠處理雙語文件

 需要做哪些工作?

  1. 計畫資料整理與報告撰寫:整理與編撰相關資料,協助撰寫各項計畫報告。並管理人社與工程領域學者交流平台,促進專家之間的對話與合作。
  2. 專案進度追蹤與績效管理:負責追蹤計畫進度,協助訂定績效指標與進度管理時程。參與並協助計畫團隊進行期中及期末成果考核。
  3. 展演與推廣活動籌辦:協助籌辦計劃聯展與成果展示活動。協助舉辦跨域共創系列工作坊,及相關的科技藝術競賽與活動,如科技藝術沙龍。

薪資計算

依據臺大專任計畫研究助理薪資標準,第一年起薪40,200(碩士級)元;前三個月為試用期,依最高學歷第一年計算。試用期通過後,則職務等級符合本校規定者,薪資可提敘。

要怎麼投履歷?

📁 請先準備以下資料

    • 履歷:格式沒有限制,自由發揮!請著重在應徵職務的相關經歷,並簡要描述應徵動機、個人特質等。 *必備
    • 最高學歷畢業證書文件及履歷之相關經歷證明。 *必備
    • 其他有利應徵之相關資料文件(例:工作專案、活動經歷與作品集等)。

✉ 請寄送至 ntudschoolhr@gmail.com 信箱

    • 信件主旨格式「應徵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國科會專任研究助理—OOO (您的姓名)」。
    • 請於信件內容中述明您的聯絡電話 (手機)。
    • 未通過第一階段審查者恕不另行通知,隨到隨審,徵到為止。
    • 所有收集的資料僅作招募用途,並會嚴格保密後銷毀。
    • 有任何問題請來信 ntudschoolhr@gmail.com。

\ 希望徵求到熱愛跨領域合作、有強烈責任感的你,加入我們的團隊,共同推動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