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學課前導讀 仰望未知的可能性】 

文 : 葉冠吟

規劃了「開創未來」的未來大學,那麼未來到底需要什麼人才?

未來大學開課前的課前導讀,邀請臺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謝明慧與5位與談人來到現場,分享對未來的看法。

他們分別是天下雜誌總編輯吳琬瑜、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泓仁、D-School 創新長劉建成、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和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

圖1 :(由左至右)天下雜誌總編輯吳琬瑜、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泓仁、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D-School 創新長劉建成、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和主持人臺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謝明慧。

 

被問及他們為何受邀而來,吳琬瑜笑言自己是台大EMBA校友,也是長期關心教育現場的媒體工作者,更是中年婦女代表;站在教育第一線的王泓仁則謙稱自己是家長代表;順著回話邏輯,臺大青年校友劉建成則笑說自己是年輕代表,同時也具備5年臺大行政工作經驗。

 

圖2: 下半場的論壇由臺大國際企業學系謝明慧教授主持

而蘇仰志則說,自己是業界不太乖代表,以非典型的視野分享看法。臺大醫學系畢業生的葉肇元則笑言,自己則是典型又不典型的個案:讀完醫學系,遠赴國外念病理學博士,卻在博班第8年,放棄學位、白手創業軟體公司。

「我以為我走歪了,但走歪的風景卻很漂亮,筆直的道路很無聊,就只是看誰的馬力比較強,衝比較快而已。」現在葉肇元運用病理學專長與程式設計,創立雲象科技,開發數位病理影像系統,也投入AI輔助診斷系統的開發。 

@課前導讀題一:現在的孩子,是什麼模樣?

蘇仰志說現在的孩子認為「價值大於價格」,追求自我價值;劉建成則認為是需要鍛鍊面對失敗挫折的包容力,當孩子們在社群媒體接觸大量看似成功完美的人,誤以為所有事情容易達成,當挫折襲來時打擊或過度強烈疼痛。

葉肇元則開玩笑分享,長輩都說「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話被講了80、90年,如果是真的,世界早該毀滅了」。現在的問題是,社會心目中理想的公司仍是台積電,但它已是30年前創業的公司,「當大學生仍被打造成符合台積電的人才,這是非常值得被思考的事。」

「許多人擔心冒然創業造成的挫折,反而會求安穩的路,臺灣學生不敢讓自己變成秀,但 這個時代需要領袖」,因此葉肇元期許的是業界學界應該設立能讓學生探索的安全領域,而不是直接把孩子推向現實社會,馬上被吞噬。

臺大社科院院長王泓仁以家長的角度補充,時下孩子資源充裕,但缺少人生或學術上的精神模範,「我相信如果他們找到一個模範,會衝得很快、更增加探索未知的突破」。

王泓仁也分享,孩子們越來越在乎學習知識與職場的關聯性。他也觀察到不只社會有M型化發展,在臺大也有,優秀學生知道自己要什麼,能規劃好學習路徑,國際移動力也強,「但也有很多學生給他太多選擇,或要求他做選擇,就會有選擇性焦慮」。

圖3 : 謙稱自己是家長代表的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泓仁。

這段話讓謝明慧忍不住回饋,即使在臺大,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樣,「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有不同的路徑。」

@課前導讀題二:高教轉型 很難,對於臺大開創的未來願景?

劉建成表示,期盼未來大學應是有機的結構,不停變動、不停對話;所謂的「學習者中心」,並非以學生為中心,而是在臺大每個人都是學習者,從老師、學生到行政人員,「如果每個人都是學習者時,就能接納別人的失敗、嘗試,能夠被包容與支持」。

自稱不太乖的蘇仰志則提出打破校園框架的形式,「有沒有可能是非學校型態,類新創班、開放業界新創公司進入校園」,他認為其實最大的學校就在社會,「我們終究要參與社會,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在社會?」

圖4 : 業界不太乖代表的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

葉肇元則認為「我們一直在實踐他人的夢想」,當臺灣人被問到你想做什麼時,我們只回答得出來「我不要什麼」。

他推薦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是二戰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書中分享能在集中營生存到最後者,不是身體最強壯的而是「知道為何而活的人」;同樣應用到學習上,「我必須瞭解我的動機,才能實踐、賦予機會去探索學習的意義和目的。」

未來的工作或許都還沒出現,因此創新、孕育應變能力強的學生是校園培育要點,葉肇元再三強調期盼,「鼓勵創業的前提是,校園要提供學生沙盒試驗的空間,不然一丟到社會就會戰死沙場」。最後他補充:「雖然開創未來無法想像,還搞不好會開創出奇怪的未來,但我們要仰望可能性。」

圖5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

王泓仁則用 Adapt(適應)與 Lead(領導)來點出高教教育必須給予學生的技能。他認為,校園必須教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以因應未來工作需求,尤其面臨科技日新月異,「這就是校友保固計畫的重要性」;此外,大學教學內容還是得引領未來科技發展,「儘管科技社會形式不斷改變,但教學還是要努力當帶領社會的領頭羊」。

吳琬瑜則感慨推動教育改革很困難,教育界很保守,家長是最大的反對勢力,尤其菁英家長用過去成功經歷否決變革。

在校園演講時常有學生問她「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吳琬瑜認為這反映出「思而不思則罔,思而不思則殆」,當學習不嘗試時會很迷惘,甚至會對學習沒動機興趣,因此要「動手行動」。

吳琬瑜說,以前老師要「傳道授業解惑」,但現在的老師「解惑」得排在首位,「得和學生討論,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興趣為何,才能執行接下來的『空白學程』或『流浪者計畫』」。

圖6: 長期關心教育現場的媒體工作者也是天下雜誌總編輯的吳琬瑜。

@課前導讀題三:關於未來大學中「#好學生」的定義?

吳琬瑜回應,過去教育界都以IQ來標準化篩選,認為智商高的人就是「好人才」,但每一個孩子都很珍貴,應該讓他們適性發展,「不要當向上看的菁英,而是向下看的領導者」。吳婉瑜認為每個人來自不同的環境,「只要發揮所長,就是好學生」。

王泓仁則認為,只要能實踐知識的能力,運用於生活所需,不局限於課堂學術,就是好學生,「未來大學就是希望能訓練學生實踐自我」。

劉建成分享,所謂「好學生」的定義與被觀看的方式有關,有人認為成績好的人就是好學生,但未來大學希望的就是,學生能有機會被不同方式認識,同時也認識他自己,「你不需要變成一個好學生,只要成為你心目中嚮往的那個人 即可」。

圖7 : 臺大青年校友同時也是臺大D-School創新長的劉建成。

那麼,臺大校長管中閔心中定義的好學生呢?劉建成現場拋出同樣問題給監工「未來大學」的班長。

管中閔回答,「未來不需要簡單定義『好』,我心目中想到是各個不一樣的學生」。

他表示,現在簡單定義的就是成績,但應該得用不同方式鑑別不同學生,「取決於他能實踐什麼,解決什麼,我喜歡敢於挑戰追問的學生,我想看到他能不能實際做出什麼。」

「當孩子不被制度束縛,敢於挑戰權威時,我覺得這代表勇敢,我很喜歡」,不過管班長還是有個小希望,「不要太挑戰校長」,讓現場哄堂大笑,掌聲不斷。

圖8 : 監工「未來大學」的管中閔班長在活動最後回答他心中好學生的未來樣貌。

未來大學高峰會最後一次傅鐘聲響,圓滿落幕,散場時人們久久不散,眼神充滿熱情討論著,有白髮長輩,有翹課大學生,還有不到10歲的自學生,我們真正的未來孩子們。

期盼再多過幾年,當他們踏進未來的校園時,高教體制已成為能接住每個孩子,扶持他們向前實踐自我的園地,「未來很未知,但我們要仰望可能性。」

(全文完) 

課前導讀大家都念完了嗎?!

更多未來大學的相關資訊都會在活動官網上露出,大家要記得來上課喔!

未來大學網站|https://event.cw.com.tw/2020futurentu/

::活動新聞報導::

【聯合報】誰是未來大學好學生?管中閔:挑戰權威但別太挑戰校長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5025349

感謝聯合報記者潘乃欣報導 

【大愛電視台】台大特大班課程 跨科系線上學習

影音報導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0a254fLWO8

感謝大愛電視台現場採訪報導

#臺大

#未來大學高峰會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

Tel : +886 2 3366 1869
Address : 100047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卓越研究大樓409室
Room 409, Building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No.18, Siyuan St,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047, Taiwan